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视频展播 >

对太极拳捋劲的体悟

  太极拳沾粘连随之“捋”的作用是置人于背势,直至“落空”,而紧接其后要将人发出还是需要发劲之“捋”的。当然,这两者没有绝对的区别,两者衔接部分可能会是骤然发生力量变化,也可能没有力量明显骤然变化的发生;另外,推手中如果不发人,就是只有沾粘连随之“捋”而没有发劲之“捋”的。但是,一个典型完整的“捋”是包括了沾粘连随之“捋”与发劲之“捋”的,不过必须认识到发劲之“捋”的力量不是手臂局部的力量,而是腰胯的力量。这就象是起重机的吊臂将重物从东搬到西,吊臂本身并没有动力,转动吊臂的动力在起重机塔身中的电动机中。

        四正推手中太极拳典型完整之“捋”的姿态,如《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所说的就是“一手(掌缘近腕处)沾人腕部,一手(肱部)粘人臂,捋其至己身后”,是“乘其前仆即引捋之”。具体地举例说,就是当对方的两手接触到了自己的右手臂推按过来,自己的左臂则与对方的右臂外侧相接触,两手臂都毫不用力地让对方推动我的右手臂,那就是杨班侯拳诀《八要》所说的“捋要轻”。就是让自己的右臂成为对方力量的承载,反映为李亦畲先生在《撒放密诀》中所说的“擎起彼劲借彼力”。因而自己的右手臂就成为溜冰鞋了,从而将敌人承载到落空的方向去。而这“承载”的实质就是“捋”,敌人被捋的力量几乎全是敌人自己的力量,我只是给对方提供了一个被捋的轨道和溜冰鞋或滚木而已,是对方自己用力将自己捋出去的,这就是沾粘连随之“捋”。沾粘连随之“捋”几乎都有一个将对方向我引进靠近的过程,因而,沾粘连随之“捋”的手臂运动轨迹几乎都是圆心在对方的一条弧线;而到了对方被“捋”至将接近或已成为落空态势时,我就骤然以自己的左胯为轴发劲,将对方向我的右后方抛发,抛发的轨迹是一条以我的左胯为圆心的弧线,对方被抛发既有其自己的运动惯性被我所利用,也有我自己腰胯之劲力;太极拳完整之“捋”就是这样的。这样完整之“捋”的轨迹就必然是一条先是圆心在前方的弧线接着是圆心在己方的弧线所组成的S形的弧线。这种完整的“捋”应该是太极拳典型的最经常的完整的“捋”。

       太极拳有时也有几乎没有沾粘连随只有发劲的“捋”,不过这种“捋”也是有借对方之力这种成分的。往往是首先以“掤劲”攻击对方,但是目的不是用“掤劲”发人,而是引诱出对方的顶抗,这样一可以借对方顶抗之力的惯性,二可以破坏对方的站立平衡。《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对于这种“捋”是这样描述的:“须故意先用掤劲,掤则对方必起抵抗,有此抵抗力,方可捋也”。这种“捋”的轨迹就是一条以我为圆心的弧线了。

      发劲之“捋”有两个共性,那就是《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所说的:①“三十度左右的斜角线为佳……犹可借人劲也”;②“捋人之主动关键全在腰腿与意气而非手臂也”。这种发劲之“捋”有多种形式,如《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所说的“夫捋之初已身腰腿应略上升,掤至胸口前人背己顺时乃坐腿松胯转腰而捋发之”,这是一种有上弧轨迹的捋。太极拳 “捋”的轨迹还有平弧形的,下弧形的。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推手法图解》所说的“甲随乙按时腰往回坐缩,以左手腕粘乙肘尖上处,亦同时双手往回捋,此谓之捋。”这种“捋”就是平捋。而杨澄甫先生《太极拳使用法.四正推手法》中所说的“甲屈膝后坐,屈两臂、肘尖下垂(作琵琶式),两手分揽乙右臂腕肘处,向怀内斜下方捋”,这种捋的轨迹就是下弧形的了。

        总起来说,太极拳各种形式完整的的“捋”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不用力、不主动的沾粘连随开始,起到让对方穿上溜冰鞋的作用,顺势“乘其前仆即引捋之”,随即发劲“捋”发对方,这在太极拳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另一类是象拍皮球那样先以掤发劲攻击对方,引动对方顶抗,随即再“捋”发对方。而无论那一类“捋”,都有三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①对方的被“捋”都有其自己用力的惯性利用;②对方的被“捋”的运动轨迹是弧形线;③“捋”发对方不是肩臂的力量而是腰腿的力量。只有具备了前两个特点或者三个特点才是太极拳之捋。

 


学习报名热线(如遇占线,请多拨几次):13971916330   0719—8877595 
学习报名QQ(如遇忙碌,请耐心等待):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2639574756

 

  • >